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蒲教要闻

蒲城县四轮驱动培植贫困学生内生动力

来源:梁亚宁(宣传中心)    作者:宣教办    浏览:2486次发布时间:2018-01-23 11:02

    “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清华大学招生办回复甘肃残疾考生魏祥的这一话语温润了2017年的高考季。地处渭北台塬、有着80万人口的国家级贫困县蒲城县,全县的贫困家庭学子,同样感受到了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和支持,教育为弱势学生群体的帮扶和守望,犹如严冬中的脉脉暖流,驱散了苦寒,氤氲出了春暖花开的生机和明媚。
    中国梦,家园情。习总书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号召鼓舞着蒲城人,脱贫攻坚,奋力争先。蒲城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挂起作战图,统筹抓好教育、搬迁、兜底脱贫。县级领导带头捐款筹集教育扶贫基金,吹响了教育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办好公平优质、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提升薄弱地区办学条件,关注贫困学生的日常培养,培植贫困学生的内生动力,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这一普惠民生福祉的历史担当,落在了蒲城教育人的肩头。
全方位覆盖:一个也不能少
  2017年,蒲城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15166户,在校贫困学生9014人,教育脱贫,任务艰巨。“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教育脱贫,不是任务是使命。”这是蒲城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庞建军代表蒲城教育人立下的铮铮誓言。承诺掷地有声,践诺更是不打折扣。无论是雨雪霏霏,还是烈日当头,蒲城特教学校的老师都坚持每月至少一次的送教上门康教服务工作,送去牛奶、纸尿裤等生活必需品,更送去康复训练的方法和耐心。不在意为了孩子能站起来而把自己累得满头大汗,不嫌弃矫正发音时口水滴到自己手上,不介意家长对自己努力成效的质疑……“只要是义务段适龄孩子,我们就有义务捍卫他们的权益!我们要托起蒲城92名折翼天使的梦想之翼!”当孩子在送教老师离开时,即使口齿不清也要反复强调希望老师下次早点来的意愿时,当孩子哭闹着不愿老师离去时,当家长红着眼眶不断致谢时,所有的艰辛都化成了欣慰和甜蜜。
  如果没有学校细致周密的排查和得力的辍控保学举措,三合初中的屈格子可能就会在打零工的人生轨道上越滑越远。学校老师多次上门,给家长和孩子宣讲《义务教育法》和县局的各项教育扶贫政策,分析孩子过早进入社会的隐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把屈格子带回了校园,并由校长陈发友亲自和她结成帮扶对子。陈校长通过多次和她接触了解到,孩子对西点制作较感兴趣,就鼓励她认真学习,争取考入县职业教育中心西点专业,获得一技之长,改写家庭贫困,实现人生理想。
  县局及时建立完善了全县贫困家庭学生信息台账,逐人建立了成长档案,还重点对无法正常入学的92名学生建立特殊档案,在政策上更加倾斜支持。特别是为县域内贫困学生印制了《教育扶贫关爱手册》,还为在外就读的蒲城籍贫困学生发放了《教育扶贫认定手册》,明确了贫困学生基本信息及享受资助情况,并实行手册随生走,资助随册走,便于学校精准识别和资助政策的宣传到位。
  在教育局毫不含糊落实国家教育惠民“八项”国家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各学校还拿出部分经费建立了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助学制度,这种“8+1”的资助模式,实现了从学前到大学资助的全覆盖。
  尧山中学高三年级学生韩昱婷、范文莉,在复课备考最为紧张的阶段完全可以心无旁骛,不用焦虑家里拿不出钱供自己上学,因为作为建档立卡的贫困生,她们不仅不用交学费,还享受到了高中国家助学金,学校还发放特殊困难补助,更有结对帮扶老师及时贴心的关爱。而且老师还在家访时通过对资助政策的解读宣传,消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2017年,国家层面,蒲城已落实学前和义务段生活补助、高中职中国家助学金1760万元;县级层面的教育扶贫基金,向617名特困学生发放了66.5万元;学校层面的助学制度,自9月份起,公民办学校免收贫困学生住宿费,义务段寄宿生生活补助延展到所有贫困学生,义务段公办学校贫困学生伙食费高出寄宿生生活补助部分由学校免除。全年共计减免学生伙食、保教、住宿等相关费用250余万元。
  教育局还建立健全了中考招生倾斜制度、贫困家庭学生入学报告制度、贫困家庭学生家访制度、教师党员一对一帮扶困难学生四项制度,做到经济物质扶生活、课外辅导扶学业、精神心理扶志向,使受助对象得到全方位的帮扶和激励。
  “读书改变命运,教育开创未来。教育扶贫必须要在扶生活、扶学业的同时扶心理、扶志向,这样才能激发贫困学子的上进心和责任感,通过知识和技能改变现状,才能实现真正彻底的脱贫,成就光明的未来。”县教育局副局长、教育扶贫办主任王冬印强调。从县局到各校各班,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励志、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春风化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感恩、诚信、奋进的种子撒播到了贫困学子的心田。如苏坊初中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视频连线亲情”活动,古镇小学开展的“写给五年后自己的一封信”等主题活动,培养了学生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知恩感恩的良好品质。
  2017年11月初,帮扶老师乔磊收到了韩昱婷写的感谢信,平日没勇气说出的感激之情倾泻而出,生活上的嘘寒问暖,学业方面的细致辅导,心理方面的周到呵护,让这个曾经孤单无助的孩子内心日臻坚强。“我绝不能辜负每一个爱我的人!”铿锵的诺言传递出了昂扬的信念!
  四轮强驱动:奋进中增内力
  条件创设“软”“硬”兼施。永丰镇杨家沟教学点的老教师张焕芳亲眼见证了自己坚守了14年的学校的巨大变迁:原来的土墙瓦房泥路,如今的彩色小楼、水泥地面,楼内除了配备有电子白板、空调的教室外,还装备了艺术、科技活动室和图书室。操场的文化墙上,体育、传统文化、红色教育图标惹人注目。
  2017年,教育局投资3000余万元,为三个贫困村的小学和幼儿园新建改建了校舍3183平方米,改造体育运动场地2800平方米;升级改造了32所贫困村学校的基础设施。新招录的215名教师分配到了农村学校,组织308名教师到农村薄弱地区进行轮岗交流,安排53名贫困村教师到城区学校跟岗学习,并设立边远农村学校晋升中高级职称特设岗位,积极落实农村教师乡村补贴,大力改善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鼓励城区优秀教师向乡村流动。同时充分发挥学区长学校和农村学校对口帮扶机制,组织优秀教师开展送教下乡1100余课时,安排教师参加国培、省培、继续教育等省级以上培训7052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农村教师的业务能力,全面提高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在孙镇龙泉教学点,近三年来新分配的5名大学生,带领孩子们探究世界的神奇,体悟艺术、体育的魅力,弥补了硬件设施不足的短板,取得了位列全镇前列的不凡成绩,让附近村组的村民实现了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的夙愿。游戏欢畅之时,有孩子悄悄凑到邹东姣的耳旁“老师,我可想把你叫妈妈了!”
  宣传督查“前”呼“后”拥。县教育局先行培训全体干部教师深入领会扶贫政策,并在全系统广泛深入开展以“教育圆梦,你我同行”为主题的扶贫政策集中宣传活动,干部教师参与率、学生参与率、入户率均达到100%。
  每隔一段,蒲城教育局公众监督中心都会随机对前期工作开展落实情况进行电话问询或问卷调查,教育扶贫办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入校检查,足迹遍布全县各级各类学校。2017年11月14日到17日,教育扶贫办抽调80人、共分20组,对全县90%以上的学校扶贫工作进行了校际交叉检查和进村入户调查,并根据督查结果启动奖励或问责机制。这种实效灵活接地气的监督方式,很大程度上规避了扶贫不作为和走过场,畅通了民情民意,保障了工作成效。
  “我们坚持前期细致周全的政策宣传和解读,后段及时严格的督查回访机制,让蒲城的教育扶贫扶得清楚明白,干得扎实高效,实现了扶贫范围和流程的全覆盖无盲区。”县教育局扶贫办副主任苗永明这样说。
  结对帮扶“标”“本”兼治。隆冬时节,寒气逼人,永丰镇中党员教师党瑞珍来到帮扶对象王刘莹家,看到孩子正在家中帮助身体不好的妈妈干家务,听着王刘莹父母不断感谢老师改变了这个孩子的话语,之前为了转变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都化为欣慰的笑容。“人生一大幸运是能碰见一个好老师!我一定要尽力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全心全意做好学生的领路人和奠基者!”这是党老师的肺腑心语。
  蒲城教育系统6200余名党员、教师与贫困学生开展的“一对一”结对帮扶,从“扶生活、扶学业、扶心理、扶志向”四个方面,对贫困学生进行精准帮扶。全年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了四次“百校千师进万家”大家访活动,帮扶教师“点对点”向家长反馈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并征求了家长对教育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强化了贫困家庭家长和学生通过教育实现脱贫的信心和毅力。
  华灯初上,范文莉正在温暖的教室里奋笔疾书,帮扶老师马笃的激励增强了她沉静的底气。“只要孩子求学有困难,不管是在尧园还是天南海北,我都会坚持资助。我也相信,他们将来力所能及,也会回报社会的。”淡淡的神情,透露出的却是坚毅的内核。我们当然坚信,受助学子沐浴辉泽的记忆,必将催发出奋发向上的活力和动能,终将发酵为更为醇厚的回报和善泽,绽放出炫丽的精神芳华和善美效应。这,也许就是教育帮扶的深远所在。
  聚集关怀“内”“外”兼修。县教育扶贫办建立的教育脱贫工作交流平台,及时收集基层单位教育脱贫工作中涌现出的好做法、好事例,通过微信群、工作简报、汇编纪实等形式发掘典型、推广典型,增强工作的实效性,优秀教师结对帮扶纪实文章选编《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已汇编成册。
  来自校园的关爱暖意融融,源自社会的爱心同样动人心扉。县上和教育局积极联络爱心组织、企业捐赠财物150余万元,向贫困家庭及学子传递了社会的温暖和力量。教育局积极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进行对接,由高校附属17个院校与全县17所薄弱地区学校建立了长期的结对帮扶机制。院校通过捐资捐物,向贫困学生开展心理疏导等举措,改善了贫困学校的办学条件,开拓了贫困学生的见识,增强了他们用知识改写现状的内生动力。
  在龙泉教学点会议室,两面锦旗格外引人注目“真情雨露润泽,幼苗茁壮成长”是对李莹老师的真诚褒扬。“师德高尚,培育英才”是对姜亚丽老师的中肯评价,也是群众对蒲城教育扶贫成效的最佳赞誉!
  数九寒天,蒲城教育扶贫冬季大会战如火如荼,强抓四轮驱动,培植内生动力,让蒲城教育呈现出扶贫脱贫和教育生态持续优化、社会认可度飙升的多赢局面。托举起贫困学子的奋飞羽翼,点燃了贫困家庭的希望心灯,培植了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斩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让兴教富民的夙愿,在尧山洛水间绽放升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