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18年德育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作者:王晓锋    浏览:2320次发布时间:2018-03-20 15:44

 
蒲教发〔2018〕25号
 
蒲城县教育局
关于印发《2018年德育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片区、中心校,各初中、县直单位、民办学校:
    现将蒲城县教育局《2018年德育工作实施意见》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遵照文件切实做好贯彻落实。
 
                                
 
                                      蒲城县教育局
                                      2018年3月19日
 
 
蒲城县教育局2018年德育工作实施意见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德育工作系列化、规范化、制度化,依据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及省市文件精神,结合《蒲城县德育工作五年行动计划》,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为抓手,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不断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正确方向。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中小学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主导权,保证中小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二)坚持遵循规律。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注重学段衔接和知行统一,强化道德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
    (三)坚持协同配合。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
    (四)坚持常态开展。推进德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创新途径和载体,将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求贯穿融入到学校各项日常工作中,努力形成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三、德育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学段目标
    小学低年级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和有关祖国的知识,保护环境,爱惜资源,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
    小学中高年级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国家历史常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
    初中学段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理解基本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树立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培养公民意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养成热爱劳动、自主自立、意志坚强的生活态度,形成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良好品质。
    高中学段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治观念,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正确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具备自主、自立、自强的态度和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实施途径和要求
    (一)持续推进“1681”德育工作模式,坚持叫响“求真向善·德润奉先”德育工作主题。各学校要结合实际,深入推进《蒲城县德育工作五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通过持续落实“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项育人工程,从学校、德育(政教)处、校团委、校少队部、校关工委、班主任、专任教师等层面全力推动学校各项德育工作落实,不断提升学校整体德育工作水平。
    (二)有效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全面提升学校德育育人水平。各学校要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详见教育部官网),并能将《指南》、《计划》同学校实际有机结合,将德育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有效融合,达到互相促进、双向提升的效果。
    (三)不断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要求·大实践”系列教育活动。“新要求”主要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立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三爱”教育,节粮、节水、节电“三节”教育长效机制;突出五大主题教育,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文明教育。大实践是指课堂延伸实践活动、走进经典实践活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研学旅行实践活动、自强自立实践活动。各学校要多样化开展工作,改变中小学德育工作重明理、轻导行,重灌输、轻感悟,重接受、轻体验,重书本、轻生活等现象。
    (四)继续抓好常规活动,持续关注德育工作成效。
    1.注重学科德育渗透,强化推进德育校本教材编制,将德育工作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2.从严要求教师在校形象、“讲台”形象,强化教师课堂形象的影响力,让学生的审美水平、思想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
    3.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内外环境进行布置,以“传统、红色、地方”为点分块不交叉进行布置,让每一面墙会说话、每一棵树会宣传、每一幅字画能育人,有彰显校园文化特色的校徽、校牌、校训、校规、校歌、校旗,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班名、班训、班歌、班徽、班级口号等,开展“书香班级”等“特色班级”创建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有体现学校育人成效的优秀师生宣传栏,每一名学生能牢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风一训”,能传唱校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童谣。
    4.多样化推进德育活动。创新形式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常态化开展“走进家庭 携手育人”大家访活动,做好法治教育和法律知识进校园,继续开展“三讲两实践”教育活动,定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引导学生绿色上网、文明上网。
    5.充分关爱特殊学生。摸底弄清留守学生、孤残学生、特异体质、单亲家庭、特殊困难家庭学生等相关信息,分类建立档案,结合各项活动,从学习到生活等多方位给予学生关心、关爱。
    6.重视发挥协作力量。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建立和完善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工作机制,成立家长委员会,制定家长委员会章程,聘请有经验的家长、家庭教育研究机构专家、“五老”、优秀教师以及优秀家长组成校级家庭教育专家团队,定期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活动,充分调动家庭育人力量,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7.扎实开展德育调研工作。学校领导及教师要积极参与德育调研,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结合学生的特点,深入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行为习惯,了解他们想什么、做什么,他们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开展怎样的教育,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内容、新思路、新方法。
    8.开展“创佳评差”活动。扎实开展“县级文明校园”创建,积极创建各类“示范校”。已获得称号的学校要坚持定期自查整改,在巩固提高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水平。至今未成功创建示范校的学校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积极开展各项创建活动。
    9.做好德育年报工作。2018年中小学德育年报的主要内容为:各级各类学校数、在校学生数、教师数;各校在年度德育方面获得中、省、市、县级表彰奖励等情况;反映各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落实情况以及开展特色工作情况。年报要体现各校德育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以及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策及建议等。德育工作年报应在2019年1月1日前,填写2018年德育工作年报表(见附件1)、德育工作总结报送教育局基教二股,各高中、初中、城区小学以校为单位上报,乡镇小学由中心校统一汇总后上报。
    五、工作要求
    (一)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各学校要建立完善由校长负总责,并指定一名校级领导分管学校德育工作的机制,保证方案、人员、经费、措施、效果“五落实”。要结合我县县域特色、地方区域特点、学校工作实际,以年度为单位,制定2018年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方案内容要融入《计划》、《指南》要求、彰显“1681”德育工作模式和“求真向善·德润奉先”德育工作主题,做到月月有安排、周周有主题、件件有落实、样样有成效,凝结、提炼、深化、巩固学校德育探索实践成果,努力打造“一校一特色、一校一亮点”。
    (二)建立德育管理考核评估机制。各学校要增加德育工作在教师工作量化考核中的分值比重,把德育工作实效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增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德育工作科学评价体系,用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县局将定期不定期对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督查结果将作为本年度德育先进集体、德育示范校创建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多样化、创新化、常态化开展德育工作。各学校要切实保证德育活动经常化、持续性开展,根据2018年度蒲城县中小学年度德育活动主题安排表(见附件2),要做到活动形式多样化、创新化,保证育人效果显著。德育工作要面向全体,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各个方面、落实在教师、家长、各类优秀师生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中。
    (四)不断扩大德育工作影响力。各学校在开展德育活动时,做好文字、图片、视频记录,规范归档。要及时通过校报校刊、校园广播、蒲城教育网、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学校德育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增强德育工作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
 
    附件:附件总汇.doc
        1.2018年德育工作年报表
        2.2018年度蒲城县中小学年度德育活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