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晓锋 浏览:1986次发布时间:2019-01-14 15:14
蒲 城 县 教 育 局
关于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强灭鼠防鼠工作的通知
各片区、中心校,各初中、县直单位、民办学校:
为有效防控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从根源上切断传播途径,保障全县师生身体健康,根据《蒲城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强灭鼠防鼠工作的通知》(蒲爱卫办发〔2018〕26号)文件要求,现组织我系统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灭鼠防鼠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流行性出血热是严重危害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的重点传染病,影响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尽管近年来我县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防控形势仍然严峻。抓好流行性出血热防控工作,不仅是降低发病率,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维护师生切身利益的迫切要求,也是提高城乡文明水平的现实需要。各单位、学校要高度重视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将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案,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好本单位灭鼠防鼠工作。
二、落实责任,综合防制
(一)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各单位、学校要扎实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通过组织开展大扫除活动,认真做好单位院内、学校校内各处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彻底清理杂物、杂草、积水,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净化绿化美化环境,常态做好环境卫生保洁。各单位、学校要实施以孳生地治理为主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措施。有包联小区的单位要落实居民社区环境卫生管理的负责人员,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发动社区群众清理卫生死角,消除鼠类栖息、繁殖和活动的场所,切实把鼠密度控制在国标规定的范围内,切断致病源生存、传播途径,从源头上防止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发生。
(二)开展灭鼠工作。
灭鼠防鼠是预防控制传染源的有效措施。各单位、学校要落实责任,采取集中与经常灭鼠相结合的办法,在药物消杀的基础上,采用鼠夹、粘鼠板等物理方法开展日常灭鼠,最大程度降低鼠密度,减少传染源。
1、灭鼠标准:
(1)15平方米标准房间布20×20厘米滑石粉两块,一夜后阳性粉块不超过3%(即:粉迹法不超过3%,鼠夹法不超过1%)。
(2)有鼠洞、鼠粪,咬痕等鼠迹阳性房间不超过2%。
(3)重点单位防鼠设施不合格处不超过5%
(4)不同类型的外环境累计2000米,鼠迹不超过5处。
2、领取鼠药时间:2019年1月14日至2019年1月15日。
3、领取鼠药地点:所有鼠药均为县爱卫办免费提供。城区各单位(城区片区下辖幼儿园鼠药统一由城区片区领取、发放)、学校请到基教二股领取鼠药。基层各学校请到当地乡镇政府领取鼠药(中心校下辖校、园鼠药统一由中心校领取、发放;县爱卫办联系电话:蒋菊娥0913-7234631、13201992168)。
4、集中投放时间:2019年1月16日至2019年1月20日。
5、药品投放要求:
连续3-5天逐日查补,做到投放毒饵量足、到位,监测按时、补投及时,对死鼠科学处理到位,灭鼠工作覆盖率达100%。
(1)鼠药由专职灭鼠员和经灭鼠培训合格人员进行投放。
(2)在灭鼠前对辖区内设置的毒饵盒进行全面检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增设、调整、修复。
(3)灭鼠药品统一使用县爱卫办提供的“溴敌隆灭鼠毒饵”属于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室内每15平方米投放1—2堆,室外5—10米沿墙投放1堆,每堆15—20克、药物应投放到毒饵盒内、并有明显的标识,以防误食和雨淋。投药员投放鼠药要按照一次足量投放、吃多少、补多少、吃光加倍补量的原则进行。根据现场有针对性的设置临时毒饵盒进行投药或重点查找鼠洞进行投药。第一天采取试探性投放,投放量稍少一些(仍需足量),第二天、第三天再检查,发现已被取食的补充投放,吃多少补多少,吃光加倍补充,一直放到毒饵不再消耗为止,一般要投放3—5天,对一些环境复杂、适合鼠栖息活动的场所,应保留一定的残留毒饵,并经常检查、补充毒饵。
6、完善灭鼠防护设施设备
(1)下水道和排水沟:消除下水道和排水沟中鼠类营巢筑窝的场所,在水道口使用毒饵。将下水道和排水沟所有的盲端和废弃的侧枝填死,修补破损管道的接头处,地漏和通向室外的排气口要有铁丝罩。通向排污渠的下水管口,要用单向阀门防止鼠类进入管道。下水道、地沟、通风口必须用铁网封住出入口(网眼间距不能大于1.5cm)。
(2)窗户和通气口:所有的窗户和通气口都要加铁沙网,网眼不大于40目。
(3)门:门和门框要密合,食品加工场所、食品储存间等要有金属不锈钢或铁皮包面的防鼠板,高度不低于50㎝。重点部位(如粮库、厨房、库房)木门下边不低于30cm铁皮包边(含门框),门的底部距地面之间缝隙不得大于1cm。屋基和地面:屋基离地面的深度不得少于60厘米,对不合格的旧建筑物,在房屋的四周要加10.2厘米厚的水泥防护。在建筑物周围1米范围内清除杂草,房屋周围10厘米内不要堆放杂草、垃圾、废物等。
(4)外水管道:在雨水落管的下水道加集水管,上端加铁皮球,可防止鼠类从管内攀行。
(5)暖气管道、空调主机线与外界相通口等应视具体情况加设防鼠设施。
(6)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和垃圾处理。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垃圾桶(箱)加盖,做到密闭,防止鼠类进入栖息繁殖。
(7)加强建筑工地、食堂、厕所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投药灭鼠(食堂用粘鼠板)。
(8)加强城区废品收购网点的治理和平房住宅区周围的地面硬化,防止鼠类打洞栖息。
各单位、学校要在灭鼠工作开展期间按要求检查、完善所有防鼠设施。另外,要注意种植园、饲养园、排水系统、厕所、绿化带防鼠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7、如实记录灭鼠痕迹
各单位、学校要对灭鼠工作进行有效安排、记录、总结,建立健全灭鼠消杀、监测记录(消杀、监测记录做到四点要求:记录中必须出现灭鼠药品来源、领药人、领药时间、领药量;记录中必须出现投放鼠药的时间、地点、投放量、投药人;记录中必须出现监测数据,内容含检查监测时间、已吃量、补投量、有无鼠迹、补投时间等信息;坚决杜绝复印、抄袭之前记录,并要对之前记录进行检查与完善)、影像资料齐全。
三、强化宣传,形成合力
各单位、学校要加强流行性出血热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为了保证灭鼠工作安全、有效地开展,各单位要组织人员认真学习认真做好灭鼠方法标准要求及药物使用培训和宣传工作,使广大教师掌握科学的灭鼠方法,积极配合和支持灭鼠活动。同时,在外环境灭鼠时应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张贴灭鼠注意事项,灭鼠剂应统一投放于毒鼠屋(盒)内,以防止人畜及鸟类等其他生物的误食。一旦出现误食鼠药情况,请立即到附近医院接受治疗。同时,各单位、学校要利用挂条幅、健康教育宣传栏、LED屏幕、入户面对面宣讲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流行性出血热的危害性和防控知识,增强师生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师生自觉清理环境卫生,积极开展灭鼠运动,形成师生群防群控合力,最大限度降低发病率。
四、加强督查,确保实效
各单位、学校负责人要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和以灭鼠防鼠为主的病媒生物防制等工作情况开展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各项防制措施、防控责任落实到位。教育局将联合县爱卫办组织专业人员对各单位、学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工作落实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县爱卫办将进行全县通报。
各单位、学校于1月25日前把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和以灭鼠防鼠为重点的爱国卫生工作情况(纸质盖章版、电子版)报基教二股。
蒲城县教育局
2019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