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基教一股 浏览:4791次发布时间:2019-03-22 17:29
蒲教发〔2018〕158号
蒲城县教育局
各片区、中心校,各学校(民办学校)、县直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水平,引导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教育部等八部门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现就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作业管理水平。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能,积极探索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有机结合,提高教师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真正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作业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成长、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手段之一。教师要从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出发,科学合理设计和布置作业,要坚持“学生为本”,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依据课标,促进教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要基于课程标准和课程性质,立足课堂和学生实际,以改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为出发点,作业的设计和编写要精益求精。要坚持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尊重学生认知规律、个体差异、循序渐进的科学评价体系。
(三)多元设计,尊重差异。作业设计要克服书面作业的局限性,关注多维学习目标,鼓励学生探索创新,体现新的育人理念和课堂教学改革思想。提倡研究作业的多样化,编制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不同形式的作业。
(四)淡化比较,减负增效。学校和教师的作业评价要淡化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充分发挥作业的诊断和改进功能。教师既要关注学生作业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作业态度、作业习惯和作业过程,发挥好作业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减轻因作业带来的过重课业负担。
三、主要内容
(一)明确作业布置的要求和任务
1.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能。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育人要求设计,要求学生利用非教学时间完成的学习任务。有利于学生吸收和巩固课堂学习内容、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扩展知识领域、培养独立学习能力、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教师了解学情,反思和改进课堂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训练思维、培养习惯、检测学习成效、实施过程性评价等多种功能。义务教育学校要正确认识作业的功能和性质,从改进课堂教学入手,科学进行作业的管理、设计、评价。
2.严格依据课程教学布置作业。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安排教学活动,严格按照“零起点”正常教学,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教师布置作业要紧扣课程标准和教学进度,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掌握教学内容为目的,以课本所附作业题、课后练习为主要依据布置作业。不得超越课程标准、超越教学进度、超越学生能力布置集体性学生作业,杜绝耗时长、动手难做、材料难找、过程繁杂以及惩罚性、机械性的作业。
3.根据学生状况编制作业。鼓励和倡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状况、学习习惯等实际情况自主编制作业,合理改编现成作业。要减少对教辅材料的依赖,不得违反“一科一辅”(一个学科只允许配一种教辅材料)的原则,严禁不加选择地成册布置作业。
4.合理安排不同类型的作业。教师要合理安排预习、复习、巩固、拓展等作业类型。预习型作业要侧重于了解学情、为教学设计提供思路;复习型作业要侧重于诊断和改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使用导学案等学习方式要避免与作业重复。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布置相关素质提升作业,以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进行美术的欣赏与创作,参与音乐、舞蹈的欣赏与训练等为主。
5.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要推进作业形式的改革,将书面作业同探究式作业、实践类作业、阅读类作业、听说类作业、小组合作类作业相结合。鼓励探索多学科合作编制作业。要重视作业的实践性、综合性,学校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类作业。鼓励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系统、科学、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提倡“基本作业+弹性作业”模式。鼓励通过“作业超市”“自主作业”等形式,为学习需求不同的学生提供基础型作业、提高型作业等可自主选择的个性化作业。
(二)重视作业管理的制度建设
1.完善作业管理制度。教研室和学校要围绕学生作业的研发、审核、管理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各学科作业管理。建立作业评价、作业展示、作业调查制度,定期检查和统计各年级作业情况,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作业展评活动和问卷调查活动。片区、中心校要把作业管理纳入工作范畴,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引导学校、教师重视作业设计质量。学校要积极探索自主编制校本作业,并建立相应的管理责任体系,明确作业研发、审核、总量控制等环节的责任人。
2.提高教师作业设计水平。明确任课教师是设计和评价作业的主要责任人,教研室和学校要组织教师加强对课程标准和作业设计的研究,严格遵循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综合素质的养成,提高作业设计编制能力。切实把教师作业设计水平作为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和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
3.积极推行“无作业日”。在小学正常上学期间,鼓励学校每周除双休日外,有一天不布置作业(或者语数外学科中有一科不布置作业)。在初中正常上学期间,鼓励学校每月除双休日外,有一天不布置作业(或者语数外等学科中有一科不布置作业)。利用“无作业日”,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休息调整、发展特长、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和机会。
4.统筹控制作业总量。学校要组织年级组、学科组,积极探索和创新有效方式,统筹管理,做好各学科每日作业量的平衡工作,根据《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严格控制每日作业总量和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书面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小时,其他学科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书面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5小时,其他学科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九年级学生作业量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适度开放。双休日、节假日每天作业量不得超过日常晚上作业量两倍,提倡分层布置作业。鼓励以家庭劳动、阅读欣赏、体育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类作业替代书面作业。寒暑假作业要注重学科的均衡性,倡导综合性、探究性、参与性、操作性的作业,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5.重视作业批改讲评。教师应合理使用各种批改形式,对布置的作业必须做到全批全改;应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批阅结果,共性问题必须做到集体讲评,个别问题面批矫正或予以个别辅导;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必须督促学生订正,并做好复批工作;要引导学生根据作业批改结果分析学习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开展后续学习;要认真分析学生作业错误的原因,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与教学难点。可以根据作业的类型和特点,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除了教师批阅以外,可采取作品展评、展示交流、讨论分享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作业评价。
6.明确家长教育责任。学校要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要通过社会宣传、家长学校等形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作业观,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要正确发挥家长在学生作业过程中的督促、支持与鼓励作用。学校和教师不得过度依赖手机,使用QQ、微信、短信等形式将作业发送至家长,要求家长打印或出现“手机作业”现象;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严禁将“家庭作业”“学生作业”演变为“家长作业”。
7.建立合理考核机制。学校要加强对教师布置作业情况的考核,杜绝作业内容和形式“繁、难、偏、旧”,杜绝机械重复性作业,杜绝以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杜绝过度要求家长参与学生作业的完成与批改,切实以学生为本,改进学生的学习成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要把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作为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作业管理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作业管理制度,成立以校级领导主要负责,教务(教研)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骨干教师共同参与的各级作业管理机制,构建形成有效的作业管理网络。
(二)加强研究培训。教研室和学校要围绕作业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发展性、多样性等开展专题研究和校本研修,从布置方式、日常批改、作业反馈等方面对作业管理提出具体实施意见。教研室针对作业管理,研究建立专门的评价机制,要组织学校主管领导、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进行作业管理专题培训,指导学校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科学构建作业管理机制。引导全体教师重视向课堂教学要成效,努力转变育人观,树立正确的作业观。
(三)完善监督考核。片区、中心校要将作业管理实施情况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考核内容之一,加强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学校及时督促整改。加强和完善学校工作考核评价机制,为学校推进作业管理改革创造条件。教育局设立作业管理监督投诉电话(0913-7210323,0913-7221932),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和问责制度,不定期对学校学生作业情况进行检查。学校要定期检查和统计各年级作业的总量和批改情况,分析作业质量,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有关作业情况的问卷调查,及时发现和整改作业管理存在的问题,确保将作业管理具体要求落实到位。
(四)宣传推广经验。教研室将定期开展中小学生作业管理情况的调研,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支持各学校积极探索和改革作业管理方式。宣传中心要积极宣传在作业管理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以点带面,引领和带动全县学校推进作业管理改革,达到减负增效的目标。
蒲城县教育局
2018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