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作者:admin    浏览:2223次发布时间:2012-04-06 11:53

各县(市、区)教育关工委:
      为了贯彻落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我们摘编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学习宣传材料》现印发你们,仅供学习宣传参考。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
中小学教育学习宣传材料
渭南市教育关工委秘书处
        一、   充分认识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巩固党执政地位的战略举措,作为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千秋基业,作为伴随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战略责任,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为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摘自中宣部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抓住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和根本。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应交错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紧迫性。意识形态领域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前沿。我们同各种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较量。要把十三亿人民团结起来,万众一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在当代中国,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能搞资本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多党制,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通过建设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进一步坚定干部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文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摘自中宣部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大和十七大六中全会讲话中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到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对于引导中小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影响。
      第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不懈奋斗。中小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靠今天的中小学生去继承,美好未来要靠今天的中小学生去开创。要使中小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要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了解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有着共同利益和共同需求,懂得有共同利益和共同需求就有共同的价值观,认同居于主导地位、起着统领作用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最重要的是培养具有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远大志向的人。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引导中小学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党的奋斗目标、国家的发展前景、民族振兴的伟业与个人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最重要的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建设者。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引导中小学生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保持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按照时代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实施素质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重要着眼点就是大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教育引导学生志向高远、意志坚强、不怕困难、昂扬向上,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任。
       第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是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时代召唤。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呈现出许多阶段性特征,表现在思想领域就是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多样多变趋势明显,主流与非主流并存,先进与落后交织,社会思潮纷繁复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社会道德状况实现了新的进步,也出现了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并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特别是互联网影响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时期的中小学生。社会思潮愈是纷繁复杂,就愈是需要统一的指导思想加以引领。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有效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影响;要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日益深入人心,引导师生自觉用“八荣八耻”规范自己的言行,确立褒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的鲜明导向,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和发展。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针对社会生活实际努力解疑释惑,针对学生成长实际力求生动活泼,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摘自2011年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融入中小学教育》讲话)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的基本内容和内在结构
        党的十六届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明确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处于统领地位,是全党和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位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成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崇高追求,是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生机蓬勃的时代精神,不仅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而且使中华民族不断焕发出旺盛的创造力,不断谱写民族奋进的新篇章,是中华民族最可贵的精神品格,应当成为每个中华儿女必须具备的精神状态和必须展现的精神风貌。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确立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修养和道德素质为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体现,准确通俗的表达,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价值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应当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道德的基本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基本内容,各具功能,各有侧重,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帜的问题,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的理论基础,居于统领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都为了引导和激励全体民族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他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条件。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他以基本行为规范的方式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三个方面的内容并使之具体化,从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有了依托,人们践行有了遵循。(摘自中宣部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
三、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各个方面
 
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抓住“融入”这一关键,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充分考虑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成长需求,区分层次、突出重点,注重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形成一个相互衔接、层次递进的教育体系。
       (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课堂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涵的教育资源,把各门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育人目标和内容具体化,并有机渗透到学科教学过程之中。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始终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生兴趣和良好学习方法与习惯,始终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德育课要讲清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引导学生学习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语文课要以语言文字的美感和文学作品的魅力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尊重人类文明成果,陶冶高尚情操。历史课要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明观、成就观。理科课程要揭示科学发展规律和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音体美课要通过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接受美的陶冶和健康的教育。各地各校也要结合实际,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求教师必须既具有学识魅力又具有人格魅力,能够深入把握本课程的知识体系,深刻认识本课程的内在逻辑,融会贯通、深入浅出,增强课堂教学的启发性和感染力。就必须要求教育部门和学校评价一堂课不只是看知识、技能传授得如何,还要看是不是挖掘了德育资源,实现了育人功能。
       (二)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社会实践全过程。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动形式,也是中小学生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进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和理解。开展社会实践,要挖掘课程和社会两个资源,发挥学校和社会两个力量,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局面。要在政策推动上下功夫,着力解决影响中小学社会实践的安全、经费、时间、场所等问题,为学校开展社会实践创造条件。要在营造氛围上下功夫,在全社会倡导凡是公共资源都有责任和义务为中小学教育服务的理念。要在建立机制上下功夫,联合有关部门、行业主管机构,制订具有行业特色、可供中小学上课的社会实践基地标准和实践课程实施方案,并建立一批示范基地,用社会实践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联结起来。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求教育部门在党委政府的统筹协调下主动争取各个部门和行业的支持,从服务社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战略高度,积极开发社会实践基地,满足广大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需求。就必须要求学校在教育部门指导和支持下开展实践教育教学活动,保证社会实践活动时间,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教育部正在研究相关政策,规定学校每月必须保障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三)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广大中小学生的重要载体。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在规范办学行为、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弘扬主旋律,使教育和引导体现在细微之处,体现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关怀之中,体现在班级、团队组织的温暖和鼓励之中,体现在高年级同学对低年级同学的爱护和帮助之中。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好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和传统节日,充分利用入学毕业、入队离队、入团、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要强化课后科技、艺术、体育、娱乐活动,广泛组织多种类型的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活动,举办体育运动会和各种形式的艺术节、科技节及读书、读报、演讲等活动,积极推广优秀少儿歌曲,开展多种形式的歌曲演唱活动。要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一角一景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当前要特别重视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开发优质校园网络资源,大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遵守国家法律、遵守网络道德,增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要高度重视各种流行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及时发现、研究中小学生的文化热点,积极倡导优秀和健康文化,有效抵制不良文化。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求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作为基础性的重要工作,在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上下工夫,努力营造指向明确、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氛围。就必须要求教育部门把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纳入学校考核范畴,作为检验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四)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管理全过程。学校管理工作也是一种教育,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在教学管理中,要对实施课程德育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把体现德育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抓德育要考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怎么体现的,抓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要考虑对学生的品德培育起了什么作用,切实把德育与学校生活、与师生日常行为紧密结合起来。在学生管理中,要以育人为本,面向学生制定的制度,采取的管理措施,都必须与培养目标相一致。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尊重学生人格,肯定学生的进步,正确使用批评的方法,杜绝只以分数对学生进行排名,以伤害学生自尊的形式把中小学生以“好”与“差”区分开来,严禁歧视和体罚。在教职员工管理中,要引导全体教职员工一切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而不能仅从便于管理的角度采用不当的方式方法。要针对当前教师队伍的思想状况、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师培训和师德建设,提高育人水平。在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中,要坚持依法治教,强化自主管理,开展民主监督,吸纳社会参与。要围绕育人的主题,使一切制度和措施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目的和检验标准。要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促进家校合作,优化育人环境。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求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切实抓好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并形成制度和机制。加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为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保障。要把德育开展情况作为评价学校和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奖励和表彰德育工作做得好的学校和教师。就必须要求教师与家长、社区工作者,学校与家庭、社区建立密切沟通的渠道,明确共同的教育目标,有协调一致的教育行为,努力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还要重视抓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烦恼,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要重视和关心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父母不在身边中小学生教育问题、中小学生网络依赖问题,对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的中小学生要给予更多的爱护和帮助。(摘自2011年12月8日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全国中小学德育经验交流会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讲话)
        基础教育要全面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战略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化教育引导必须从中小学生抓起、从中小学教育抓起,必须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  
  我们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制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抓住“融入”这一关键,通过展示和交流,引导各地各校突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5个关键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资源,把各门课程已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育人目标和内容具体化,并有机渗透到学科教学过程中。 
  ——在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源中,生动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时代精神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引领下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班主任工作中,把班级工作中的各个工作细节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契机,无论是班级的日常教育管理,还是解决具体问题;无论是常规的教育引导,还是处理突发事情;无论是面对全体,还是针对个体,都体现育人。  
  ——在学校管理中,对实施各项管理提出具体明确的德育要求,把体现德育作为完成教育教学各项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  
  特别强调要建立起“大教育”的机制,按照大力倡导、创造条件、扎实推进的方针,依据《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的部署,继续与涉及的部门进行沟通协商,进一步在公共机构、公共设施、国有企事业等开发可开展某一类教育的社会资源,建立基地,推动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生动地进行多方面的教育。推动学校每月至少有一整天时间组织学生到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摘自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2012年在教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四、关工委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从战略高度提高了我们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灵魂和根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成长长才,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首要任务,要贯彻到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全过程。各级关工委要充分发挥讲师团、报告团、关爱工作团成员的作用,有计划地安排他们走进各校、社区、企业、农村,广泛宣传全会精神,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渗透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各个环节,坚持贯彻到青少年成长的各个阶段。采取多种形式,适合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特点,并与学习先进人物结合起来,与形势教育结合起来,与青少年思想实际结合起来,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具体化,形象化,唱响主旋律,真正让青少年在思想感情上认同,在学习生活中遵循,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青少年中营造一个勤奋学习,昂扬向上的氛围。
(摘自中国关工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通知)
《        决定》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到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传播的各个层面”,这里一个融入、一个贯穿、一个体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向。……一定要讲结合、讲融入、讲渗透、讲贯穿。-----总结这几年各地实际经验,概括为“八用”方法:用历史启迪、用典型示范、用事实说服、用活动吸引、用舆论引导、用案例警示、用真情感化。只有入情入理,人性亲和又生动活泼地、全方位、全覆盖的教育引导,才能入耳入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和转化为人们的政治信念和行动指南。
(摘自《陕西关心下一代》2011年6期。尹维祖《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关教工作的灵魂》)
        如何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抓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袁部长讲的很深刻,很具体,操作性强,但具体到一个市、一个县、一个学校的教育关工委如何配合主渠道搞好这项工作,仍然是个新的课题。市教育关工委在今年的工作要点中,初步提出了几点原则性的意见,供大家参考。一是做好学习宣传工作。市教育关工委将撰写一个学习宣传材料,下发各个县(市、区)。各县(市、区)教育关工委要组织“五老”、通过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协助中小学领导和教师学好文件,了解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基本内容,工作途径和方法。增强贯彻核心价值体系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市教育关工委和各县(市、区)教育关工委都要抓一所高中,一所初中,一所小学,按袁部长的四个融入和刘利民副部长讲的“五个关键环节”进行试点,研究问题,总结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开。三是要抓专题调研和理论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查报告、理论文章和典型经验材料。县(市、区)教育关工委根据实际可召开研讨会,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市教育关工委拟在今年后半年适当时候召开一次研讨或座谈会。四是要把核心价值系统教育融入关工委工作全过程和各项活动之中,在今年开展的各项主题教育活动中,如五好小公民“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学雷锋、“向速算大师史丰收学习”、三讲(讲传统、讲诚信、讲手则、)  两实践(道德实践、创新实践)等活动都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五是贯彻落实教育部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摘自《市教育关工委2012年工作要点》)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