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社区管理员 浏览:5688次发布时间:2020-12-01 08:33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记蒲城县老年大学85岁高龄学员 刘爱香
一、个人简介
刘爱香(据老辈讲,她出生的时候恰逢那年的端午节,而在当地农村有个风俗,那就是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要挂上一种名叫“艾叶”的香草,所以父母给她取名叫爱香),1935年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永丰镇刘家沟村。1954年结婚后,随丈夫马贵宝家住永丰镇朱村。2009年9月,随小儿子马育春迁至蒲城县城居住。
1951年,刘爱香参加了国家大扫文盲活动。1952年1月至1955年6月,在永丰镇上小学;1955年至2008年,一直在农村务农;2013年2月,进入蒲城县老年大学美术班学习绘画至今。
刘爱香在务农期间,曾被蒲城县永丰公社评选为“尊婆爱媳五好家庭”,奖励了4个搪瓷碟子;在平整土地、夏粮收割等劳动中,曾多次被永丰公社评选为“劳动模范”,并受到区、县级政府的表彰和奖励;在老年大学学习绘画期间,虽然已80多岁高龄,但她画的作品多次受到老师夸赞并展览,其中一幅名为《雄鹰展翅》的绘画作品被刊登在蒲城县《老年大学》书画报上。
由于多年在老年大学上学,使刘爱香老人长期养成了看书绘画的良好习惯,截止2019年12月底,刘爱香绘画作品达100多幅;她多年如一日,在按时上好专业课程的同时,她还经常利用空闲时间阅读历史书籍及名人传记并进行写作。近年来,写了20多篇感谢党、赞美家乡以及纪实旅游的朴素诗文和个人回忆录。此外,她还喜欢练字,不论毛笔钢笔字,字写的都十分整齐、清秀、漂亮。借此她还摘抄一些优美文章和名言警句,给后辈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典型事迹
(一)家庭方面,刘爱香是一位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好奶奶,令人尊重,是晚辈的榜样。
1、自强自立,孝道为先。婚后,由于丈夫当时在永丰镇农机站当站长,家里的所有事情都交给了她,刘爱香白天要在地里种地,晚上要给家里人做衣服,总是想着法挣工分贴补家用;对待婆婆特别孝顺,从来都是脏活累活抢着干,家里及村里人无人不夸;邻里之间能够和睦相处,由于心灵手巧,村里其他人也经常找她帮忙做衣服,她总是答应着,大家都夸她做的活最细最好,曾多次被评为“尊婆爱媳五好家庭”和“劳动模范”。
2、同甘共苦,无怨无悔。刘爱香和丈夫的感情非常好,从未绊过嘴,丈夫在外工作那些年,再忙她总自己克服,从不让影响丈夫的工作。在丈夫患病期间,她精心照顾、伺候吃喝,丝毫没有嫌弃过,抱怨过,尽到了一个妻子的本分。后期,丈夫卧病在床,吃喝拉撒自理困难,孩子们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关键时期,还是她一个人,毫无怨言的照顾丈夫。
3、言传身教,引领家风。刘爱香有2儿2女,老人经常教导他们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家庭成员很和睦,兄弟姐妹之间从来没有吵闹过,孙辈们也相处很好,她让孩子们明白“要做事,先做人”的道理。
现在她跟着小儿子住,小儿子生意特别忙,有时因为生意上的事睡不着的时候,她就会陪着唠唠家常,常说的话就是:“娃啊,再累也得把身体当回事,钱多着呢,咱挣不完,够花就行。和人家外面人好好处。在咱家里,要和你哥你姐好好处,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小钱闹矛盾,再多的钱能给你换一个亲哥亲姐吗?”
孙子马佩清高考第一年没考上,每天萎靡不振,沉默不语,对所有人都怀有抵触心理,高考后,她带他去北京女儿那里玩,依旧每天呆在房间不是睡觉就是上网。她看到这种状态后,心里特别着急,当面明说又怕说不到一块,所以有天晚上她就写了一封信给小孙子,第二天她出门前就放到了房间。多少次,她都是用这种方式,解决家庭出现的小矛盾和问题,使大家受到了启发和教育。
逢年过节,孙辈们去看望她时,她常说的话就是:好好学习,好好上班,要把事业往上干,不要糊里糊涂过日子。
(二)学习方面,刘爱香一直保持着勤学、善学、好学、乐学的精神,令人敬佩,是晚辈的标杆。
1、主动学习,充实自我。刘爱香出生时,中国还未解放。那时候的女孩大多数没有机会上学,都是跟着妈妈在家里纺线、绣花,做针线活。解放后,扫除文盲的时候,她才有了上学的念头,后来上了三年小学,但由于年龄太大的原因,不能再考学,就此辍学,从此当了农民。但自始至终,她从未放弃学习。搬到县城后,因不用再干农活,在照顾病重的丈夫期间,她经常利用闲暇时间看书,而且特别认真。她可以拿个小板凳坐在阳台上看整整一下午,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她就会用笔标出来。那几年,在家里,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小孙女和小孙子在沙发上坐着看电视,她就会拿着一本厚书,凑到他们面前,问:“这个字读什么,什么意思?”等孩子们告诉她,她还会要求他们给她把这个字写在白纸上,用拼音标注,意思也写明白。之后,又会跟孩子们讨论这本书里面的内容。这样的情况,有时候孙子们会显得不耐烦,觉得好不容易回家休息,奶奶老在他们旁边叨叨叨,问这问那。目前她读过的书有《清朝那些事》《袁世凯》《朱元璋》《阅读文选---作品与争鸣》《中国四大家族的后人们》等很多书籍。直到现在,85岁高龄的她依然保持着阅读的习惯,近期,她正在读《成功靠自己》《沉思录全集》等书籍。
2、孜孜不倦,精益求精。丈夫去世后,小孙子上了大学,空余时间就更多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街上看见了“蒲城县老年大学”的牌子,进去询问,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他们耐心讲解,并没有因为她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的原因拒收,相反很支持她参加,这让刘爱香很受感动。2013年,刘爱香老人十分高兴的踏进了蒲城县老年大学的大门,报了诗词班,绘画班,戏曲班等等。在老年大学期间,她始终保持着勤奋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老师和同学给予了很大指导和帮助,因耳背原因,上课期间听老师讲解比较费劲,课后,老师总是主动询问她是否有哪里没听懂,对于她的疑惑总是给与耐心讲解,直到她听明白,同学之间也能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所以她总是积极自愿超量完成课后作业,受到老师的多次表扬,其中一幅名为《雄鹰展翅》的绘画作品被刊登在蒲城县《老年大学》书画报上。在老年大学期间,刘爱香绘画作品达100多幅。
3、业余生活,丰富多彩。2017年底,刘爱香老人身体需要修养,再要按时上课受到了影响,但她依旧没有放弃学习,在家里或在医院都要通过各种方式长知识、增本领。孙子为她购置了笔墨纸砚,她一有时间就开始绘画写字,家里现在摆的都是她画的画和十字绣的画,兴致好的时候她还会给家里人赠送她的画,大孙子去年专门给她刻了一方私人章,说是以后画完每幅画,就在底下把章子盖上,让别人一看,都知道是她的作品,可美坏了老人家。
她不仅画画的好,而且会做诗。每到一处,她都会随感而发,写了大量感谢党、祖国和家乡的美好诗篇。除此之外,她还喜欢练钢笔和毛笔字,总是将大量的优秀文章和警句摘录下来,写的字整齐、漂亮,比有些年轻人写得还要好。
总之,刘爱香是一个懂得感恩,知足常乐的人。她经常说,自己特别感谢共产党,感谢人民政府,感谢老年大学给了她再次上学的机会。在他们那辈人心目中,共产党占了很重的份量。而晚辈们认为,刘爱香老人之所以过的这么充实,最大的原因其实取决于她自己,因为她身上有一股劲。年轻的时候,她攒着劲要脱贫致富,把自家日子过好;中年时,她攒着劲帮忙儿女,使其自立成材;晚年时,她攒着劲学习知识,充实自己,弥补自己没有文化的不足,用文化寻找快乐,寻找幸福。她过日子从来不得过且过,她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在她身上具备了太多的优良品质,她从不给孩子们讲大道理,而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孩子们树立了榜样。
刘爱香是一位令人敬佩的老人!她有一颗慈悲心,广种福田,恩泽后代;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像一头老黄牛,甘于奉献,默默耕耘!她是一位思想者,聪慧睿智,光芒四射!她用一双勤劳手,不知疲倦,创造幸福!
蒲城县老年大学
2020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