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浏览:2883次发布时间:2009-12-14 11:11
模式类型 |
|
项目实施年份 |
|
学生总数 |
|
教师总数 |
|
班级总数 |
|
班班通数量 |
|
主
要
成
绩 |
| ||
乡镇
意见 |
|
序号 |
内 容 |
要 求 |
实 施 要 点 |
1—1 |
组织机构 |
成立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单列或并入教导处),由1名领导分管;初中配备一定数量专职和兼职教师,小学可由学科教师兼任。 |
专职教师数量(业务工作量不少于满工作量2/3的为专职教师):乡镇初级中学20个教学班以上不少于2人、20个教学班以下不少于1人,兼职不少于2人;小学10个教学班以上专职或兼职不少于2人、10个教学班以下的不少于1人。 |
1—2 |
发展规划
与 计 划 |
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远程教育发展规划和年度(学期)计划,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实施步骤明确。 |
发展规划与计划符合学校实际,落实较好,有阶段和年度(学期)实施情况总结。 |
1—3 |
管理制度 |
1.各种管理制度健全;
2.机构职责、成员分工明确,并实行岗位责任制;
3.远程教育工作列入学校教学考核、评奖范围;
4.学校远程教育人员工作量考核及职称评定与学科教师同等对待。 |
1.有电教器材保管、使用、借还、保养、维修、损坏赔偿等制度,并执行良好;有资源接收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和模式一设备课堂使用情况记录;远教设备和教材(软件)明细帐清楚,帐、卡、物相符;
2.机构职责、成员分工张贴上墙,并执行良好;
3.学校能将远程教育工作列入教学考核、职称评定、评奖政策之中。 |
1—4 |
经费投入 |
有保证远程教育工作正常开展的经费投入机制 |
能按照4:2:4的比例使用信息技术经费,有专帐。 |
1—4 |
培 训 |
1.建立教师参加远教技术、业务技能、新课程改革等内容的校本培训制度;建立相关制度保障培训经费;
2.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教育技术培训、观摩、研讨活动。 |
1.培训能做到四结合:技能培训与应用培训结合、应用技能培训与课程改革结合、集中培训与考核结合、学科培训与课堂教学结合。
2.培训每周不少于一次,有培训计划,记录。
3.本校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并获得等级证书的人数不低于学校教师总数的90%;
4.学校有激励教师参与实验课题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成果评比活动的措施;每学期组织教师参加或者举办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比赛。 |
序号 |
内 容 |
要 求 |
实 施 要 点 |
2—1 |
光盘播放系统 |
彩色电视机、DVD光盘播放机、教学光盘。 |
小学80%、初中100%的教室配备光盘播放系统,并实现了校园闭路电视系统。 |
2—2 |
数字卫星
接收系统 |
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教学光盘。模式二学校能够拨号上网或宽带上网。 |
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共同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标准执行。 |
2—3 |
计算机
网络教室 |
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模式三学校要求宽带上网。 | |
2—4 |
扩展要求 |
1.学校每个教研组至少有1台教师公用电脑;
2.模式一学校每学期光盘刻录不能少于30盘;
3.模式二、模式三学校要建有电子备课室与校本资源库。电子备课室计算机数量模式二学校不少于3台,模式三学校不少于6台;校本资源库容量模式二学校不少于5G,模式三学校不少于10G;
4.模式二、模式三学校要有校园网,实现资源共享。 |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逐步建设有校本特色的资源库,促进学校的实际教学工作。
2.电教教材(软件)档案齐全、账目清晰、管理规范;
3.有教师使用软件资源进行学科教学的档案材料;
4.有本校教师开发的课件及应用情况档案。 |
序号 |
内 容 |
要 求 |
实 施 要 点 |
3—1 |
管理人员 |
了解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意义;能组织与协调各种资源,保证教育技术应用计划的贯彻和执行,促进学校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创建,支持信息化的教学活动。 |
校级管理人员每学年参加市、县级或乡镇以上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不少于2次,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 |
3—2 |
教学人员 |
了解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意义;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能够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能结合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实际,进行德育信息化应用研究; 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知识,发展自身的业务能力。 |
1.参加各级教育技术培训每学年不少于2次;各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校本培训,每学年每人不少于8次;
2. 能够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活动。 |
3—3 |
信息技术
专(兼)职
人员 |
了解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范畴;掌握现代教学媒体特别是计算机与网络通信的原理与应用; 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掌握教学媒体的设计、开发、维护、管理方法;掌握学习资源维护与管理的方法;能够收集、整理已有学习资源;能够为教学人员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能够对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维护;能够参与制定本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案。 |
1.充分利用“天地网”和光盘资源,帮助学科教师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促进教与学方法的改革;
2.能够开展校本培训活动,组织教师学习理解新课程理论,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水平;
3.能够运用教学设计及相关教学理论,选择、整合、运用光盘及卫星数字资源,帮助学科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4.能够解决处理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 |
序号 |
内 容 |
要 求 |
实 施 要 点 |
4—1 |
设备设施
使用情况 |
1.教学应用;
2.为农服务;
3.为农村党员教育服务。
|
1.模式二、模式三每套设备有专用课表
2、各模式每套设备有登记册(资源应用登记册、教学应用登记册、为农服务登记册等)
2.各模式设备有每周使用时数统计资料;
3.有校园网在教育教学中使用情况记录;
4.其他使用记录 |
4—2 |
设备设施使用率 |
1.组织教师收看、培训;
2.用于课堂教学,学生受益方面。
3.初中信息技术课开设正常。 |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的学科覆盖率达100%;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的教师占总数的80%以上;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的设备使用率初中60%以上,小学80%以上;
4.学生信息技术成绩合格率90%以上;
5.每周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电影电视片或开展其它德育活动的次数不少于1次。 |
4—3 |
教研应用 |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学科整合,有校级以上课题研究或课例研究。 |
有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实践活动档案。课例研究或课题研究资料。 |
4—4 |
课外应用 |
在学生中开展信息技术课外应用活动。 |
成立信息技术活动小组(兴趣小组),能在教师指导下开展活动每周不少于1次,并有相关的活动记录,每学期末有小组活动总结。 |